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会员注册
x
好妈妈是“教官”——管理孩子的角色 常言道:“慈母多败儿。”意思是说,妈妈无原则地宠溺孩子,不仅不能让孩子成才,反而会导致孩子向恶性的方向发展。正因为如此,在家庭教育中,妈妈就要适当地严厉一些。 的确,论起“教官”这类比较严肃的角色,大多数妈妈理所当然地认为爸爸正经、权威的形象似乎比妈妈更适合担任这个“黑脸”。 然而,让我说,妈妈们要是真这么想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 家庭生活当中,妈妈和孩子接触最多、关注最多、情感也最深。一百个孩子中,几乎有一多半在情感上都会更倾向于自己的妈妈。妈妈和孩子的之间的情感出自天然,很难割裂。当孩子出现问题、犯了错误时,如果爸爸严厉批评了孩子,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;而妈妈去说,孩子则不会有那么大的抵触心理,反而会觉得妈妈说得是有道理的。 看到这里,妈妈们或许会问:“去做这个‘黑脸’,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如何才能做到既严格管理,又能让孩子不排斥我们呢? 遵循这样两个原则即可: (1)小时候要严,长大要宽 孩子在十岁之前,自我管理能力很差,甚至说孩子根本没有自我管理能力,妈妈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管束太过宽松,孩子就很难养成良好的个性和习惯。比如说孩子懒散、自制力差,家长对其听之任之,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形成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”的个性;比如说孩子骄纵、霸道,家长对其宽容、放任,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…… 相反,如果妈妈对孩子管束从小到大都太过严厉,那么当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阶段,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和意识,很容易叛逆,与妈妈关系疏远。 “小时候要严,长大要宽。” 其实就是说,身为“教官”的角色,妈妈的教育策略要随着孩子的年龄变化不断调整。不能以一贯之,不能一个方法用到底。 孩子都是会长大的,小时候辨别是非能力不是很强,没有正确的认知观,这时候,就需要妈妈对其严加管教。 当孩子渐渐长大,自尊心和自我意识慢慢觉醒,妈妈就必须要把一些权利还给他,对孩子管理松一些,让孩子拥有一定的自主权,给予孩子尊重和理解。 妈妈在情感上孩子最为贴近,就算是妈妈对孩子管理的严厉一些,拒绝孩子一些无理的要求、批评孩子一些不正确的行为,孩子感受到的也是妈妈发自内心的爱,而不是对自己的不关心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妈妈的教育往往就是最见成效的。 (2)大事要严,小事要宽 如何才能达到既能有效地管了孩子,又不让孩子厌烦呢?大事要管,小事要宽。 “大事要管、小事要宽”的内涵:管,但不全权管,给孩子留下一定自由的空间,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,更能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。在这个意义上说,妈妈这个“教官”的作用,是影响孩子一生的。 2.好妈妈是“先锋军”——为孩子的成长未雨绸缪 独特的母性特征,使妈妈的心思要比爸爸细腻很多。因此,在孩子成长道路上,妈妈常常是那个未卜先知、帮助孩子排忧解难的人。 为什么这个“先锋军”是妈妈,而不是爸爸呢? 这是由妈妈和爸爸的个性差异决定的。妈妈比爸爸具有更多的耐心和细心,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观察和洞悉,对经验的总结也要比爸爸细致。正是有着这样的个性优势,妈妈就比爸爸想得多、预见得多,做事常常能够未雨绸缪,准备充分。 (1)对教育问题未雨绸缪——多看两本家教书 一般来说,孩子的成长会分为这样几个阶段,每个阶段的教育策略也不同。家长可按年龄的不同,分别选择图书来看: 0-3岁,主要是正确地养育孩子以及早期智力开发,选择几本早教类图书,不仅可以保证孩子成长的更快乐,而且还能在适龄阶段开发出孩子的各项潜能,为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涯早作准备。 3-13岁,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、良好习惯,以及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,选择几本与此有关的辅导类图书,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渡过这一阶段。 13-16,青春期,应选择一些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书,了解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和变化,掌握一些和这一时期孩子沟通的方法。 当妈妈们懂得了这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常识,就能对孩子身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,提前有个了解,进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 (2)为孩子的人生大事“搜集资料” 孩子渐渐长大,必然要面临更多的人生抉择问题,作为孩子的“先锋军”,如何帮孩子在众多选择中,选出最有利他发展、最有利他成长的,就是妈妈该最先考虑的问题。 要想孩子有更好的选择,妈妈就得在众多答案中去粗取精。孩子小的时候,认知能力还很有限,妈妈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;孩子长大一些,虽然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,但是孩子的思考却不见得全面、正确。这个时候,妈妈就必须帮孩子点忙,做好先锋,打好头阵,让孩子无后顾之忧,一心向前——为孩子铺平前行的道路。 3.好妈妈是“爱与温柔的代名词” 如果说妈妈对孩子的爱,是柔情似水,我以为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。妈妈对孩子的教育,永远都是充满着爱与温柔。 (1)再有道理的话,请只说一遍 一句话,你说得再有道理,说得多了,也会成了别人的耳旁风。 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夜证明:老调重弹,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,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,也就是明明在听,却根本不往心里去。 (2)用你的沉默促使孩子自我反省 常言道:“沉默是金”。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也可以尝试用这个黄金法则,来促使孩子加强自我反省。 当孩子犯了错误,他的心里其实也会忐忑不安。这个时候,家长对他批评、唠叨,恰恰就是给了他一个可以放任自己的理由。相反,如果家长能够保持沉默,孩子就会因为内心不安,而不断地反省自己。 (3)用果断的话语,表明你的立场 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就要学会坚定自己的立场,用果断的话语表明你的态度,这样既避免了在孩子心中的唠叨形象,也能很好的树立妈妈在孩子心中的权威。 当然,妈妈们在这样做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,你自己本身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。如果你的决定是不正确的,却还要坚持自己的立场,就不是明智而是独断了。 2.做个粗放型的妈妈 (1)小事粗、大事细 在家庭生活中,有的妈妈深谙“小事粗、大事细”的道理,给了孩子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;有的妈妈却对此不屑一顾,一直将孩子护在手心里。结果有的孩子在妈妈的有意培养之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,能够自己去面对问题、解决问题;而有的孩子却只是生长在温室的花朵,经不起一点儿风雨……孩子个人能力不同,也就出现了不同的人生轨迹。 一些关系重大的事情,在妈妈把好关的基础上,给孩子部分选择的自由,这样既能保证孩子大方向上不出什么问题,又能让孩子学着比较和鉴别,从而学会趋利避害。 (2)表面粗、内心细 当妈妈能够做到该放手时放手,该用心时用心,孩子就能既感受到妈妈的爱,又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