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会员注册
x
本帖最后由 一品飞云 于 2015-4-13 09:23 编辑 <br /><br />仙娜arTec基本组合状态 上图就是仙娜arTec的基本使用状态了,在安装好镜头、后背、取景器后,终于能看出一点端倪了,但还是跟我们平常看到的数码相机有很大差别,下面就让我们详细看看arTec的细节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关于透视变形:
所谓透视变形,简单的说就是近大远小。举个例子来说,你站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往远处看,公路的边缘本身是两条平行线,但视觉效果却是在远方汇聚了。反映到建筑摄影中,这种效果更为明显。比如说拍摄一座古塔,塔本身是上下一般粗的,但是当你站在塔下向上仰拍的时候,照片中一定会出现底部大上端小的效果,看到很多人怪相机不好,其实这并不是由于相机或镜头的质量缺陷造成的。
那么在什么位置拍摄时才能尽量减少透视变形呢?举个具体例子来说,一座古塔高50米;
首先,站在平地上:B1点拍摄,此时距离塔身约30米,仰角为60度,可算出最大透视变形(此时为照片上塔顶部和塔底部的宽度比)为50%;如果退后一点至50米处的B2点拍摄,此时仰角为45度,最大透视变形降到了29%;再退后一点,至约90米远的B3拍摄,仰角为30度,最大变形降为14%。
换一种方法,提高拍摄的垂直位置,比如说升高到25米,即塔高的一半:当在约30米处的M1点拍摄时,最大透视变形(此时为照片上塔身中段和顶部或底部的宽度比)从平地上的50%降为24%;而在约90米处的M3拍摄时,仅为4%!
可见,无论拍摄时的垂直高度多大,只要水平距离大于两倍塔高,最大变形都小于10%,而大于四倍塔高以上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结论:减小透视变形,可采取“走远”和“爬高”两个简单方法。但显然在现实情况中很难实现。
新内容P> 新内容新内容|新内容㏄新内容㏄注| 新内容㏄乐㏄城:新内容㏄新内容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