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于: 2016-6-20 09:40:42
|
显示全部楼层
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会员注册
x
黄乃澄,男,1965年10月出生,1988年8月参加工作,1999年12月入党,现任罗源县医院副院长,副主任医师,年接诊量居全县前列,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全县享有美誉。先后被授予福建省医德标兵、省农村卫生先进工作者、市劳动模范、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。
1965年,我出生在宁德与罗源交界处的一个偏远山村,祖上世代以务农为生。到我这一辈,兄弟姐妹共有6人,我是老大。记忆中,我父亲黄达术年纪轻轻就饱受慢性支气管炎的折磨,家庭重担全都落在六十几岁的祖父身上。虽然家庭困难,但祖父还是想尽办法供我读书。在我6岁时,家里好不容易挤出一点钱,将我送进学堂。
从课本上,我逐步读到了刘胡兰、黄继光的故事,很受震撼。那时还不懂什么叫“奉献”,只觉得他们年轻又勇敢,不禁心生敬佩。现在想想,这应该就是我对党最初的记忆。
我出生的地方缺医少药,父亲又病痛难捱,所以我从小就有学医的梦想。1984年秋,我如愿考上福建医科大学。大学期间,父亲临终前对我说:“你是农村来的,以后要多多体谅老百姓的苦处。”这句话,成了我从医28年的座右铭。
大学毕业后,我被分配到罗源县医院,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医疗工作。那时,医院还没装电梯,医生们时常要背着或抬着病人上下五层楼。由于科室人手不够,就连正常的公休时间都难以保证。
艰苦的条件下,医生们互为榜样,互相鼓励。我们院的老院长黄宝兴,还有现在的院党支部书记、五官科主任郑锋等不少同志,就像战友一样,奋战在医疗一线。也是在那时,我们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革命友情;即使到现在,我们也依旧靠着这股力量传帮带、上急诊、开展义务医疗服务。
1996年,主攻心脑血管的我在业务上有所突破,我很快就想到,自己是不是也能在思想上更进一步?当年,我便提出了想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。1999年,我终于通过党组织的考验,成为一名共产党员。
入党后,我决心更好地为群众服务,干得更起劲了。医院每天7点开始挂号,为了排上我的号,有些病人凌晨4点就在院门口等候,这让我十分过意不去。为此,我总是提早半小时到医院,利用上班前、下班后的一小时为病人加班看病。
70多年前,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说:“医生应该献身于维护人民健康的事业。”时代在变,但共产党员的理想和追求没有变。我愿意传承白求恩精神,成为忠诚的人民健康卫士。
◆◆◆
|
|
罗源湾之窗微信公共平台号:luoyuannews ,请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的按钮,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您的朋友!
获取更多资讯:【朋友们→添加朋友→搜号码→输入“luoyuannews”→关注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