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会员注册
x
昨日,罗源县凤山镇的一间普通民房里,76岁的剪纸艺人朱学舜手里剪刀挥舞,他创作的《畲家过年》剪纸系列最后一幅作品“打香灯”接近尾声。剪完后,再配上女婿罗源诗社社长谢飞峰的诗作:稻草扎成龙,香灯春夜红,舞狮燃爆竹,接福庆年丰。整幅作品既生动又有趣。 朱老说,这组12幅作品他前后共花了3年时间。前两年,他深入畲家采风,不断地进行构思和草图修改,直到半年前才开始动手剪。这些作品反映了畲家的酿年酒、蒸年糕、制糍粑、吃长寿面、祭祖看祖图、驱瘟神摇竹等过年民俗。朱老说,过去罗源过大年,老百姓要贴窗花、门笺等。如今,会剪纸的人越来越少,原先的那种味儿少了。“这组畲族过年风情将于春节间在罗源各地展出,希望能够唤起大家对传统名俗文化的记忆与关注。”朱老说。 朱老打小就特别喜欢剪纸艺术,过年到农村串门,总会细心留意屋里的各种窗花、墙花等,并通过速写把它记录下来。其中他最感兴趣的是灶壁花。灶壁花是全国唯罗源才有的剪纸艺术门类,堪称活史书、活文物。过去新婚的新娘必备一套喂猪娘子,招财胖娃娃,牛、猪、猫、鸡、鱼,“五果”,花卉,台烛香案等共50幅左右的剪纸大组合,将它们贴满厨房的一整面灶壁,形成唯美壮观的大型全景画,亲友由此判断新娘子是否心灵手巧。 朱老介绍说,和普通的剪纸比起来,剪灶壁花使用的剪刀,头特别细小,创作时要求把力量全部集中在手指上,方可剪得平稳精细。既要单个剪得精美,又要几十张组合起来成为整体,需要很高超的刀工和布局能力。前些日子,朱老到飞竹镇洋头村采风,村民林大姐家的灶壁花让他眼前一亮。这些作品虽少了过去喂猪娘子、招财胖娃娃等样式,却新增了“娃娃背着书包上学”、“农家公园”等新农村新风貌的内容。这让朱老有了不小的启发:“一种老手艺要活下来,必须不断有新的载体。” 从教师岗位退休多年的朱老不遗余力推动剪纸传承,作为凤山镇老年学校剪纸班老师,上周末,他在罗源县闽星广场举办了一场剪纸作品展与赠送活动,数10位剪纸学员当场为群众剪纸,300多份剪纸作品很快送完。“春节期间,我们的学员将走进农村、社区、福利院、环卫所等,通过剪纸为他们送去吉祥和祝福。”朱老说。 ■记者黄洋通讯员刘其燚谢闽星叶宇楠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