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罗源湾之窗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会员注册
x
南邻城墙和护城河,北靠中溪,黛瓦灰墙的古建筑分布在街道两侧,孝巷,就在这里存在了近千年。 这条巷子已经很老了。据说,她形成于唐代,是罗源凤山镇规模最大、古民居数量最多的街区。拂去历史尘埃,今天的孝巷早已风流不再,她洗尽铅华,安静地隐藏于闹市之中,远离一街之外的喧嚣。沉淀下的是,原汁原味的历史气息。 这就是孝巷,一条写满故事的小巷。这就是孝巷,是无数游子心头惦念的过往。 古巷尤记 “从前慢” 孝巷很小,不足两米宽的巷道,只能容两三人并排行走。 孝巷很简单,近千米的路,沿孝巷路一直往西就可以到底。 孝巷又很复杂,转角的拐弯,有时候会让人看不到尽头,行进间偶尔几条巷弄的出现,常常又会有不经意的惊喜。 罗源又称罗川,南溪、中溪和北溪三川同出一源。仅仅在孝巷,就有两条溪水流经——南溪和中溪。孝巷千百年来的宁静有一部分就得益于此。由于孝巷地势低洼,水涝时常发生,打通南溪和中溪,可以防止因溪水倒灌引发的水灾。不仅如此,孝巷内的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,若发生火灾,居民可及时从溪里取水救火。 因水而生,因水而兴。曾经的南溪连接着罗源湾,也曾让孝巷的水运兴盛一时。白天,南来北往的船只络绎不绝,工人们忙着搬货卸货;夕阳西下时,人们坐在码头边安静地垂钓;静谧的夜里,还可以听到潮水声。这一切都为安静的孝巷增添了独有的浪漫。 孝巷还保留有一段城墙。以中溪溪头为中点,向东西两边延伸的南城墙,高约三四米,过南溪公园,一直通向环岛,绵延数公里,保护着街道和居民的平安。而现在的南城墙,被居民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盖房子,与房屋融为一体,这也使南城墙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。 城墙与房屋之间隔有一米宽的空间,如今也成了老人孩子活动的空间。来到这里,三三两两的老人家,坐在城墙里闲谈,一坐就是一下午。在这里,时间放慢了脚步,可以让人忘记一切浮躁,回到那个“从前的日色变得慢,车、马、邮件都慢”的时候。 承载记忆的古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。孝巷有一大片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建筑,诉说当年的繁华。在黄昏下,建筑群被夕阳洇成一张泛黄的旧照片,温暖而亲切。 孝巷路45号的聚星堂就是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。走进大门,就是正殿,虽然历经风雨侵蚀,但从殿内的雕梁画壁上,依稀可见当年繁复的精工。屋内有前后两个天井,四周用木栏围住形成回廊,充分采光又留有足够的空间。厅堂还有一副对联,写着“堂列五星文光奕耀,门排三戟武卫森严”,足可见当年肃穆威严的朱门气派。 位于孝巷路71号的崇福宫,曾经是临水夫人陈靖姑的祠堂,香火鼎盛。抗日战争时期改称为中山纪念堂,而后又被改造成戏台。推开中山堂的大门,历史气息扑面而来。戏台左右两侧还设有照楼,也是用于观看演出。 “我小时候就经常在中山堂看戏。”当地居民朱学舜老人说,新中国成立初期,罗源大大小小的集会,公演戏剧、放映电影都在这里举行,来罗源的戏班也在此演出。可以说,中山堂承载了许多孝巷居民儿时的记忆。走出中山堂时,恍惚间,我们好像听到从背后传来“咿咿呀呀”的唱腔、观众鼓掌声和孩童嬉闹的欢笑声。 随着时代的变迁,不仅仅是中山堂被改造成民居,孝巷街道内的许多古建筑大都修葺翻新。让人感到欣慰的是,巷内至少还有三十几幢的古建筑保存完好。 手艺传递的温暖 站在孝巷路的路口,耳边传来弹棉花的声音,鼻尖闻到制作礼饼的香味,曾经的孝巷路上,活跃着罗源的手艺人家。 家住孝巷路114号的林健,是“林皇藻膏药”的传人,膏药传承到他的手上已经是第9代了。 “兴盛的时候,我们一家十几口的经济来源都是依靠卖膏药。”林健回忆起以前的事情,总是不自觉地咧开嘴笑。最多的时候,这条巷子上有十几家手工艺人家,打肉燕、弹棉花、做礼饼……制作的声音此起彼伏。但现在,还坚持做手艺的人家越来越少,生意也不如从前。这些手工艺只有少数人知道,或者经人介绍,特意上门定做。 但被问及传承问题,林健乐观地说,他并不担心自己的手艺失传,因为在他看来,手工制作的东西始终比机器有感情多了。手艺人认为,坚持制作手工艺并不是仅仅为了养家糊口,而是能传递一份有温度的感情。 随着时代脚步的加速,孝巷即将迎来改造,凤山镇副镇长龚琪说,未来的古街,会考虑到对传统手工艺的扶持帮助。 孝巷的改造,还将按照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,对古建筑进行修复,按照计划,孝巷路47号将根据建筑内部现有的布局,设计成展览馆或博物馆。 未来的孝巷古街,有居民,有游客,依然是一个有故事的老街。 □本报记者 陈文波 通讯员 肖丹 刘其燚 文/图
|